Pages

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ECFA最大的秘密

林登峯(5/15/2010)




  • 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集團的崩潰是二十世紀末最大的政治事件。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戰勝了共產主義,但是在西方國家更通用的說法是市場經濟戰勝了計畫經濟。

    不錯,西方開發的經濟體是由大公司來主導。但是近百年來最成功的大公司並不完全是由資本家來主導。我們看到的 微軟、 Apple HP 都是因為開發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成功地開展市場壯大的。這應是市場經濟最佳的註解。

    事實上市場經濟是歐美政策的主軸,是大家 公認最佳的經濟政策。近代的經濟理論上,大家公認最主要的 因素包括市場、技術、資金及勞工,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場。符合市場需要 的產品加上高超的技術很容易就能吸引到資金。勞力當然重要但並非是不可取代的。

    台灣產品在中國的市場

    ECFA 是馬政府最重要的經濟政策。它當然對台灣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我們也許可用市場的觀點來分析它對台灣產品市場的影響。

    台灣對中國的輸出有下列三項,第一是出口到中國的半成品,經過加工後再出口到別的國家,第二類是出口到中國的半成品經過加工後轉賣到中國本土的,第三類成品直接賣到中國的市場。

    如果以市場的眼光來看,第一類產品的最終目標市場不在中國,第二及第三類市場才在中國。

    我們所看到的台灣出口數字並不是用上列的方式來分類。中國政府大慨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用上面的方式來公佈兩國的貿易。但我們還是能推算出來。

     2009 年為例,中國的經濟成長約10 %,但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卻是大減。非常明顯的 上面的第二及第三類的產品應是增加,第一類應是大減。我們也很容易推測出第一類產品是台灣出口到中國的最大宗。

    就個人所認識的台商朋友所告訴我的訊息,第一類出口到中國再加工的約佔總額的90 %,許多報告或論述都有類似結論。

    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含香港)目前大約是 40%。如果最終目標是直接賣到中國的使用者以10 % 計,我們真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不到台灣總出口的5 %。即使 以 25 %計,也不過台灣總 出口的10 %。這跟目前中國整體經濟(GNP)佔世界8 % 的數字相吻合。

    從市場經濟看台灣對中國的貿易是入超

    表面上看來台灣對中國是出超,但由上述資料仔細分析,台灣應該是市場上的入超國。ECFA雙方 互減關稅,主要影響的是台灣與中國間直接賣到對方的貨品。我們既然是市場上的入超國,ECFA當然對中國較有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 其實很簡單,世界上任何半成品(或原料)加工再出口的國家,對這些半成品(或原料)可以說都是免稅的。如果有進口稅,在出口時也都是可以退稅的。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來說,十幾年來我們的IT 產品進入中國都是免稅的。

    ECFA 的好處,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因為台灣對中國的入口沒有關稅,應該可以增加台灣產品銷售中國的市場。但是我們在過去廿年來中國對台灣的產品幾乎沒有限制,為什麼賣到中國的市場數字,仍然不到台灣總出口的10 %?

    如果我們平心靜氣的來看從中國進口 的東西,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上面的數字是有理由的。中國目前從全世界進口的貨品主要有兩類,第一種是原物料,包括油、媒、銅、金銀礦等,這些台灣並沒有。另外就是製造的成品及半成品。在中國經濟大幅成長中,我們看到最大宗的進口貨品就是汽車、VCRTV、無線手機等。

    以其中最大宗的汽車來說就不是台灣的強項。台灣雖有汽車的零組件,但沒有像日本或韓國的大汽車廠。所以日本和韓國近年來在這一方面都大幅成長,台灣並沒有。

    如果簽了ECFA,台灣的汽車的零組件可免稅進入中國,那中國製造的汽車也可以免稅進入台灣,尤其是規模龐大的外資汽車廠。台灣以組裝為主的汽車工廠能擋得住嗎?這種產業結構的問題有可能用一紙ECFA來改變嗎?   台灣汽車工廠工人所流失的工作可以用汽車零組件的工作機會補回來嗎?

    ECFA最大的秘密

    2009年台灣出口到中國 (國貿局統計) 1092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為837億美元。如果從市場的觀點來看,以真正賣到對方的貨品來算,台灣出口賣到中國 (就是以台灣對中國總出口25%來算也)只有273億美元,中國賣到台灣 (加上走私品)應該超過837億美元。台灣是中國貨的超級入超國,不是出超國。273億美元和837億美元才是ECFA談判的中心。中國可以談的項目當然比台灣多很多。中國的早期的清單比台灣多很多,還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就是ECFA最大的秘密! 中國可以把台灣進口的貨品全部免稅,他們口到台灣的貨品只要一半免稅,他們就已是贏家了。這就是為什麼讓利還不夠。也是為什麼雙方一直不願意公佈早期清單的原因。

    如果進口的貨品全部免稅,就是成本降低,物價應該也會跟著降低,對老百姓應該是有利。但是我們在美國所看到,卻不是這樣。美國簽了NAFTA之後,從加拿大進口的貨品全部免稅。但是在市面上的物價卻幾乎完全不變。也就是說所有的好處都是商家得到,老百姓什麼也沒有得到。這就是為什麼貧富懸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若歐美的經濟不好十個ECFA也救不了台灣的經濟

    事實上,台灣產品的主要市場是歐美。從以前的數字看來歐美市場佔了60% 70%以上。在可見的將來應該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一點、我們的許多產品像IT  IC , 在大部份先進國家中都已是免稅或享受很低的關稅。

    台灣產品的主要市場既是歐美,影響台灣經濟最大的當然也是歐美的經濟。當她們的消耗能力變強大時,台灣產品就能賣得好。台灣的經濟就會好轉。中國的市場對台灣的產品來說不管怎麼算都不會超過10%市場。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實在很有限。2009 年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歐美的經濟不好時,台灣的經濟就跟著壞下去。這跟中國的經濟多好多壞實在沒有多大的關係。當歐美的經濟不好時,就是簽了十個ECFA也救不了台灣的經濟,因為台灣的主要市場是歐美啊! 簽了ECFA,對台灣當然會有影響,但是主要的應該是政治方面的,我們敢說都是好的嗎? 如果簽了ECFA,中國的產品開始大量進口打擊台灣的產業。台灣的工人失掉工作的可能性,也許是我們更應該擔心的。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如果需要簽關稅自由貿易合約,最大的重點應是歐美才對,這樣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

    中國是台灣產品最主要加工國。但是如果我們的經濟政策是以加工導向而不是以市場導向,那真的是全世界前所未見的!

    本文節略版2010614日登載於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